問現在懷孕七周多,五周多時有褐色分泌物,孕
2020-03-14 722次
病情描述:
現在懷孕七周多,五周多時有褐色分泌物,孕酮15ng,打黃體酮針十天,吃地屈孕酮兩周,現在復查21ng,b超可見胎心胎芽,請問還需要打針吃藥嗎
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醫(yī)生建議僅供參考!
答咨詢實錄
為你推薦
-
懷孕流出褐色分泌物是否正常懷孕流出褐色分泌物是不正常的。如果孕早期出現褐色的分泌物,需要去醫(yī)院進一步檢查是不是正常的宮內孕。如果是正常的宮內孕,出現的褐色分泌物需要進一步查血HCG、孕酮的情況,排除是不是由于孕酮低引起的少量出血。如果宮內沒有胎囊,就需要排除有沒有宮外孕等異常情況。如果是孕中晚期,一般要排除是不是由于胎盤因素引起的,比如胎盤前置、胎盤早剝等情況。如果是伴有腹痛的褐色出血,而且出血量是進行性增加的,就需要及時去醫(yī)院就診。所以,只要孕期出現褐色出血大部分都是異常的,但是有的需要積極處理,有的需要觀察的,主要是明確出現褐色出血的原因是什么。01:34
-
肛周膿腫術后多久沒有分泌物這個問題因人而異,因不同的術式也是不一樣的,一般三到四周。目前肛周膿腫的手術方式有兩種,第一種就是傳統(tǒng)的方法,先將膿腫切開排膿,這就是不縫合切口的,讓膿慢慢的排出來,等這個膿液排干凈以后就從里邊慢慢的整個愈合,這時候膿液就沒有了,前提是沒有形成肛瘺;再有一種肛周膿腫,往往達到百分之七八十以上會形成肛瘺,這時候就需要做第二次手術了再掛線治療,掛線治療一般也得好幾周,也就兩三周三四周,甚至一兩個月都有可能。第二種手術方法,目前是比較多用的方法,就一步成型就一步到位,膿腫切開找著內口的情況下直接掛線,它的優(yōu)點就是一次就解決了,缺點是因為內口有的時候不好找,可能創(chuàng)面就會更大。根據不同的情況醫(yī)生會選擇不同的方式,這種方式的愈合時間大概也在一個月左右。當然了前兩種方法說的愈合時間,都是單純肛瘺的情況,如果出現了復雜肛瘺,那愈合時間就很長,甚至達到一兩年都有可能。所以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衛(wèi)生習慣,預防肛周膿腫的發(fā)生是最佳的選擇而不是說治療,治療愈合時間根據不同情況是不同的。01:48
-
孕26周少量褐色分泌物這種情況首先考慮是胎兒有早產或者是流產的現象,其次就是婦科炎癥所導致的,所以說這種情況建議先到醫(yī)院進行檢查,根據檢查結果診斷明確后再進行治療,如果一切正常的情況下,建議每天晚上用溫水清洗下面的就可以了,而且應該只換自己的內衣內褲,清洗完之后建議在太陽底下暴曬,平時衣服也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情,這段期間丈夫尤其的關心體貼自己的妻子,避免妻子情緒激動,因為心情不愉快,會對胎兒大腦發(fā)育造成不良的影響。其次就是盡量不要到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去,因為這些場所是流感傳染病多的主要地方,還有就是孕婦在選擇護膚品的時候,應該選擇一些孕婦專用的或者是嬰幼兒的,首先不要涂口紅,染指甲油,更不要燙發(fā),染發(fā),孕婦建議應該有一個良好的居室環(huán)境,房間應該清潔,通風,溫度應該在20至22度左右,而且孕婦首先不要吸煙,更不要在煙霧里面的環(huán)境中生活,因為這將影響到胎兒的發(fā)育,造成流產或者畸形的現象。語音時長 1:42”
-
孕35周有點褐色分泌物懷孕以后女性陰道的分泌物正常是白色的,如果是褐色分泌物的話,這種情況其實異常情況,懷孕35周,首先要考慮是不是胎盤位置低導致的這種癥狀。因為如果胎盤位置低靠近宮頸口這個地方,當懷孕到35周的時候,因為有了假宮縮,這個時候胎盤可能會和宮壁相分離,然后會引起少量的陰道出血。還有一種情況也可能是正在病變引起的出血,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定要到醫(yī)院及時的做檢查,需要做婦科檢查和b超檢查,以明確診斷,另外出現這種情況以后一定要注意臥床休息,盡量減少活動。語音時長 1:32”
-
孕19周有點褐色分泌物孕19周有點褐色分泌物可能是宮頸息肉導致的,也可能是先兆流產導致的。1、宮頸息肉:宮頸息肉一般不具有傳染性,目前病因并不十分清楚,可能與慢性宮頸炎、感染等因素有關,患者可能出現陰道異常出血等不適癥狀,所以孕19周有點褐色分泌物可能是宮頸息肉導致的。建議患者及時去醫(yī)院就診,如果病情不嚴重可在分娩后通過
-
孕35周有點褐色分泌物孕35周出現褐色分泌物,可能的原因有多種,包括宮頸炎癥、胎盤問題、先兆流產等。針對這一情況,孕婦應及時就醫(yī)檢查,并根據具體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以確保母嬰健康。1、宮頸炎癥:孕期由于激素水平的變化,孕婦容易患上宮頸炎癥,導致褐色分泌物的出
-
我現在懷孕七周多,五周多出現褐色分泌物,可以不用打針,地屈孕酮每天三次。
-
我現在懷孕七周多,五周多有褐色分泌物,查建議繼續(xù)吃藥??梢圆淮蜥槨?/div>
健康自測
健康自測大全 健康早知道
專業(yè)醫(yī)學量表 專業(yè)醫(yī)學團隊
掃碼關注完成健康自測
醫(yī)院資訊